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公布最新《全球人才趨勢》調查。資料顯示香港財會專業人士正面對通貨膨脹、就業不穩和技能差距等挑戰,加上對薪酬水平的不滿情緒加劇,以及需要承擔越來越多額外工作。由於科技發展速度超出預期,受訪者越來越擔心科技會影響甚至取代他們的工作。此外,37%受訪者從事額外工作以滿足財務需求和職業抱負。
調查發現,香港受訪者對目前薪酬水平的不滿情緒加劇,僅43%的受訪者對現有薪酬表示滿意,較2024年下跌10個百分點。49%受訪者考慮於未來12個月要求加薪,亦有45%考慮離職以尋求更佳待遇。
隨著社會多元化發展,副業現象亦見普遍。37%受訪者表示從事額外工作,通常是慈善或教育相關,或者自由工作。有關上升趨勢受多種因素影響,例如生活費用負擔、追隨興趣或尋求單一工作無法實現的職業發展等。
在有關未來最有價值的能力方面,雖然20%香港受訪者認為是使用人工智能,但亦有14%受訪者認為是解決問題的能力。結果反映在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中,專業人士的適應性和創造力受到高度重視,特別是人工智能只擅長處理一般日常工作,而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直覺、批判性思維、專業判斷和同理心等,在應對複雜和不可預測的環境尤其重要。
與全球其他地方相比,香港受訪者因為認同公司在環境(38%)、社會和人權問題(68%)的立場而決定入職的比例較低(全球比例分別為62%及 79%)。有關情況可能受不同的優先考慮和文化觀點所影響。而隨着全球對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日益重視,香港在有關方面的趨勢可能會出現改變。
全球經濟信心明顯下降,18%香港受訪者擔心經濟狀況將影響就業機會,對通脹和生活成本的憂慮也有所加劇。
在香港,認為需要公司提供更多心理健康支持的受訪者比例上升至63%。這趨勢可能與高昂生活成本對薪資造成的壓力(15%)以及全球經濟下行對就業機會的影響有關(18%)。
是次為ACCA第三年進行《全球人才趨勢》調查,涵蓋來自全球175個國家、逾一萬名受訪者,調查內容包括職業抱負、混合工作和員工的學習及發展機會、心理健康和就業能力等。
其他報道
港元拆息普遍向下 隔夜息三年半低 港元11個月最弱 港美拆息差續創紀錄最闊
曾俊華:政府大搞旅遊業惟內地客不再高消費 建議花精神在商貿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