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幅暫緩關稅,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兼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認為,儘管中美談判過程或會有波動,但重新回到極高關稅水平的機會並不大,除了因這對雙方並沒好處,美國通膨壓力、企業營運風險等因素亦有關。她續稱,目前保留的兩、三成關稅水平已屬較高水平。
至於中國增加與東盟等新興市場的貿易,她預期未來續上升,惟短期內其增長仍不足以完全抵消來自美國方面的衝擊。
另一方面,全球首席經濟及策略研究主管Arend Kapteyn指出,從今年以來的發展來看,觀察到美國政府在「製造業回流」或「在地生產」方面,超出該行預期,包括所加徵的關稅幅度、針對的國家。
他稱,現屆政府重視美國製造業職位的流失問題,影響美國中產階級,並希望有所作為。換句話說,加徵關稅不只是談判工具,而是有其背後戰略思維。不過,過去六周內,該行也看到某些政策上的轉向,起初是因為債市出現拋售反應,然後是來自企業界的強烈遊說。他認為,潛在的趨勢是朝向更高的貿易限制,但另一方面也保留了某種程度上的交易手段,例如高關稅與報復措施,因此目前仍無法確定美國政治經濟的情况。
其他報道
Keeta攻港一周年推優惠 消費滿130元可抽200元餐飲券
百度首季經調整少賺8% 但智能雲收入升42% 美股盤前暫跌逾1%
安達臣道首置盤貪污案 長實:初步完成檢視項目工程 與屋宇署商討後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