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發表《買賣協議研究報告2025》,香港買賣協議活動在今年初顯現放緩跡象,從去年同期交易量67宗,按年跌約24%至今年首季的51宗。致同預期,今年全年企業交易宗數或錄得單位數跌幅,反映市場觀望情緒持續升溫。
致同香港諮詢主管合夥人湯飈表示,首季下滑情况可預示,今年商業活動前景可能轉趨審慎,於地緣政治風險及關稅政策引發的不確定性下,許多企業正通過剝離非核心業務來確保核心運營資金充裕,預計全年企業買賣交易宗數,將錄得單位數按年跌幅。
致同表示,去年港上市公司買賣協議宗數為250宗,較2023年的229宗按年增9%,結束自2021年以來連續三年的跌勢,主要受到資產收購(包括船舶與飛機等)活動增加、材料與能源行業的業務出售交易增多推動,而交易活動增加受惠於內地與香港利率下行,以及市場對綠色能源轉型的日益重視。
致同指出,經濟前景不明朗下,企業採取更加謹慎的收購策略,更為傾向收購較小比例的股權交易。收購整個業務的買家比例,由2023年的48%降至去年的36%,而收購49%或以下股權的交易佔比則,則由同期的從32%攀升至48%。
致同香港諮詢總監黃景賽稱,去年有71%的企業交易對價超過被收購目標的資產淨值,較2023年按年跌5個百分點,或反映出投資者信心減弱及出售意願迫切。
按交易的行業分類計,致同稱房地產與建築行業買賣協議佔據市場主導地位,房地產與建築行業的資產出售宗數按年大增75%,主要源於賣方面臨的流動性壓力。工業板塊企業交易數量則按年大跌75%,逆轉2023年的激增的情况,更回落至2022年水平。
湯飈展望,反壟斷與數據私隱審查趨嚴,疊加美國關稅政策及地緣政治不穩定因素,預計將導致盡職調查流程更趨複雜、審核週期延長,及交易估值波動加劇,並抑制跨境交易活動,預計今年全年企業買賣交易宗數,將錄得單位數按年跌幅,但利率下調,將改善市場流動性並降低融資成本,利好下半年交易市場。
其他報道
恒指半日跌348點 科指跌2.5% 手回跌14% 北水連續第4日流入
新世界以Victoria Dockside為抵押 尋求156億港元銀團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