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1個月、3個月HIBOR回升,隔夜息續保持紀錄低位,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表示,港元拆息與美元CME Term SOFR利差仍逾300基點,預計此不尋常的差距將會持續多數星期。
楊宇霆表示,結束HIBOR利率異常的潛在觸發因素包括:(1)真正的資本外逃,可能將港元現貨匯率推低至7.85;(2)政策制定者撤出流動性;以及(3)聯儲局重新進入加息周期。在此情况下,總結餘將面臨再次下降的壓力。上述情况短期內均不可能發生。
楊宇霆表示,港元貶值至7.84,是港元套利交易的結果,預期市場不會將港元推至7.85,否則金管局將透過降低總結餘進行干預。
楊宇霆表示,從歷史上看,總結餘對市場利率的影響是非線性的。2020年,3個月利率變動180個基點,對應餘額增加近2900億港元。但上個月兩天上漲1300億港元,已經推動300個基點。這表明,餘額的無序變化可能引發利率大幅反彈。
楊宇霆認為,短期內,港元流動性將保持充裕和黏性(sticky),目前,貨幣基礎增至2.1兆港元,過去在聯儲局加息周期中,貨幣基礎確實下降(如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的加息周期),導致港銀策略性地轉向外幣存款。但認為,目前聯儲局加息的可能性很低。
楊宇霆表示,總結餘不會為金管局帶來利息成本,較低的HIBOR為本地地產復蘇提供有利背景。他認為,金管局沒有理由透過發行外匯票據和債券來提取流動性,並引述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之言,指出只有當金管局發現變化速度威脅到金融穩定時,他們才會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