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表示,在美國加徵關稅的背景下,全球消費者購買智能手機的意願下滑,在美國尤為明顯,維持對全球智能手機今年出貨量僅增長1%的保守預測,2026 年表現亦將持平。
該行發布最新一期全球智能手機需求和服務提供者意向消費者調查。結果顯示,於2025年第二季,在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及中國,消費者未來12個月購買智能手機意願為 36%,按年持平,較半年前則有所下降。升級換機周期繼續升至31.1 個月。
其中美國消費者未來12個月購買意願驟降至 37%,對比去年第二季的50%及去年第二季的44%顯著下降。該行認為,這可能由於美國市場在關稅之前已出現需求提前,導致未來12個月購買意願下降。
因此,儘管年初至4月管道銷量按年增長 3.2%,瑞銀維持對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的保守預測,2025 年僅按年增長1%,2026年將持平。該行又認為許多智能手機供應鏈股票(而非OEM 股票)的估值接近未增長的水準。
瑞銀投資銀行研究部亞太區科技技術研究主管Nicolas Gaudois 認為,投資者預計智慧手機的增長充其量只是不冷不熱的,關稅擔憂可能會成為額外的拖累因素,並且尚未將生成式人工智慧視為有意義的需求驅動力。
在表示不太可能在未來12個月購買智能手機的受訪者中,19%表示原因是擔心關稅對價格的影響。不過,在表示可能在未來12個月購買智能手機的受訪者中,82%稱如果OEM提高平均售價以抵消關稅對物料成本的影響,他們願意接受一定幅度的加價。但這其中 62% 的受訪者也表示,如果價格加幅超出合理範圍,他們會尋找更便宜的產品。17%的受訪者表示,如果價格漲幅過大,他們會完全推遲購買。
該調查於2025年4月17日至5月6日對美國、英國、德國、中國大陸和日本的7,500名手機使用者進行。
其他報道
【有片:埋身擊】中美貿易會談進展良好 上證指深成指有望突破向上
金力永磁已陸續獲得國家主管部門頒發出口許可證 股價半日升近7%
中環新能源1.15億悉售子公司Central Property股權
港元拆息普遍向上 港元貶至7.8493 逾兩年最弱 1個月HIBOR終止6連跌
「科技股女股神」Cathie Wood料5年後SpaceX估值達2.5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