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法斯公布亞太企業付款調查,向活躍區內9個市場(澳洲、中國內地、香港、台灣、印度、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和13個行業的2400間企業,調查其付款行為和信用管理實踐的發展演變。調查指,去年平均信用期限為65天,較2023年的64天略微增長。13個行業當中,有10個行業的信用期限在2024年有所延長,當中以汽車行業增幅最為顯著,其次是紡織和化工。汽車市場競爭激烈,促使經銷商在提供信用期限方面更加靈活,並將其作為競爭手段。
展望未來,三分之二的公司預計信用期限將縮短,反映出在高度不確定性的環境下,企業更加謹慎,更重視現金儲備。另外,去年企業平均逾期款天數保持穩定,不過運輸和汽車行業報告逾期付款有所增加,分別比2023年增加2%和1%。
不過科法斯指出,表示遭遇超長逾期付款,逾期付款超過180天且超過年營業額的2%的企業比例,由2023年的23%大幅上升至40%,而據該行經驗,有80%的超長逾期付款無法收回,預示企業的現金流風險極高。此類逾期付款在中國內地、印度、泰國和馬來西亞最為嚴重,所有13個行業超長逾期付款均有所增加,其中木材(增加37%)、農產品(增加20%)和汽車行業(增加18%)增幅最為顯著。該行預計,上述趨勢會將在未來六個月持續下去,57%的企業預計逾期付款情況將惡化。
此外,有33%的受訪企業預計今年商業活動將較去年惡化,是去年調查的兩倍多。其中台灣和新加坡最為悲觀,超過40%的受訪企業預計商業活動將惡化。科法斯預計,今年經濟前景將持續惡化。高漲的關稅和變化莫測的貿易政策,增加了全球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嚴重影響企業支出和消費者信心。此外,企業還面臨過度競爭壓力、需求放緩、勞動力成本上升等風險。
科法斯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歐韋良表示,由於全球需求增長緩慢、成本上升和高利率環境,亞太地區 2024 年經濟增長已經放緩。超長逾期付款創出新高,預示著企業將面臨日益嚴重的財務壓力。疊加關稅上漲,企業正為更動盪的貿易和政策環境做準備,該行將亞洲今年的GDP增長預測修正為3.8%。
其他報道
大華升今年香港GDP預測至2.3% 3個月拆息年底見1.2厘
瑞銀:維持全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僅增長1%預測 因關稅擔憂影響購買意願
【有片:埋身擊】中美貿易會談進展良好 上證指深成指有望突破向上
金力永磁已陸續獲得國家主管部門頒發出口許可證 股價半日升近7%
中環新能源1.15億悉售子公司Central Property股權
港元拆息普遍向上 港元貶至7.8493 逾兩年最弱 1個月HIBOR終止6連跌
「科技股女股神」Cathie Wood料5年後SpaceX估值達2.5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