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最主要本港住宅新供應來源的港鐵(0066),即將再有大型項目登場;港鐵物業及國際業務總監鄧智輝表示,大嶼山小蠔灣項目第1期,將於周一起(12月12日),推出市場招標。
對現時環球經濟依然不穩,本港樓市氣氛轉靜之際,推出小蠔灣第1期招標,會否影響發展商投地意欲,而令接獲的標書數量銳減,鄧回應指不會揣測最終收到的標書數量,亦沒有人可以準確預測數年後的經濟和地產市況,但強調各發展商都會自己「計數」、亦相當熟悉市況,並指小蠔灣除具備擁有優美海景、鐵路效應的地利優勢外,將來會發展成集住宅、商業零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社區,同時亦不乏幼兒園至中學、社福設施等,社區配套完善,笑言發展商「不是開荒牛,而是飲頭啖湯」。
以第1期項目預計最快2030年落成計(預期車站和商場可同步落成),鄧智輝表示,按此推算,小蠔灣第1期住宅,如發展進程順利,預期中標發展商,最快可於2027年至2028年間開售樓花。
至於第1期住宅項目提供約1200至1600個住宅單位,鄧智輝回應指,此舉可讓發展商具有更大彈性,以因應市況,調節主攻上車客源的實用面積500方呎或以下中小型單位,或針對換樓客的實用面積700至800方呎以上中大型單位的數量。
據本報日前報道,港鐵早前已與政府簽訂換地文件,小蠔灣項目涉及逾86億元補地價,若連同港鐵之前公布,預計該公司需承擔約360億元前期費用,合共最少446億元,以整個項目可建之私人住宅及商業物業總樓面逾926萬方呎計,每方呎樓面地價約4800元,符合市場預期。
鄧智輝表示,不會回應小蠔灣項目的具體補地價金額,但項目規模龐大,除物業發展外,亦包含車廠搬遷、供電系統和鐵路舖設等多項大型工程,具相當複雜性,所以前期費用和補地價涉及數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