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第五波疫情年初大爆發、美國加息及俄烏戰爭等多項負面因素夾擊,今年香港樓市表現不濟,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指出,自2021年9月樓價觸及歷史高位後即持續回落,樓價至今累跌約18%,而單計今年樓則下挫約16%,惟現時已屆年底,相關利淡因素料將陸續出現轉機、或正淡化,有望推動2023年樓市實現否極泰來。
廖表示,踏入11月港股已見底回升,而股市顯著回升是第一個利好訊號,反映投資者信心回歸,股票市場的反應向來比其他經濟指標走前一步,反映投資者對未來經濟、樓市投下信心一票。
此外,美國未來加息幅度及速度有條件轉慢,料香港可受惠,市民未來不用擔心供樓息口驟升的壓力;另內地政府改變對有疫情區域需要圍封的舉措,受感染者可在家居隔離等,已開始創造和香港標準相近的條件,意味著短期內通關的機會將大增,如最快可以在聖誕、2023年元旦或農曆新年期間可實現有限度通關,將大大刺激市場氣氛,激活樓市價量回穩回升。
因此,相信樓市最差時期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將會出現,之後有機會逐步好轉。
展望明年樓市,廖偉強認為,過去一年市場積壓不少購買力,發展商將重新積極推盤,目前市場積聚可推新盤眾多,故明年推盤量有一定保證;初步預期,2023年整體一、二手私宅合計登記量料將由今年約4.04萬宗,增加36%至約5.5萬宗,重返之前較正常的水平;當中一手私宅買賣料1.5萬宗,較2022年約0.99萬宗增約52%;二手私宅成交量亦會較今年的3.05萬宗,升31%至4萬宗水平。
整體私宅成交金額方面,明年受惠整體交投反彈帶動,一、二手私宅合共成交總值料可相應增37%,重越逾5000億元以上的近年相對高水平,惟較2021年7,094億元的歷史高位,仍有一定差距。
至於港府會否「撤辣」,廖認為,雖然樓價較高位已下跌約18%,但大部份借取8成或以下按揭業主都未陷入負資產,2018年入市都只是帳面蝕4%至5%,未到負資產階段,而港府擔心「撤辣」會令樓價反彈,相信短期內不會「撤辣」。
其他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