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近期與中原集團創辦人兼主席施永青,就香港住宅單位供應量問題展開「筆戰」,而事實上,數年前政府及市建局等均積極推售地皮,部分「麵粉」即將變成「麵包」,個別地區供應量大增。除近年一直被形容為供應重災區的啟德區外,鄰區土瓜灣今年亦有至少5個項目部署推售,合共涉及約4154伙,勢成另一個九龍區供應重鎮。
上周多個發展商舉行新春團拜,紛紛透露蛇年賣樓大計,其中不乏土瓜灣區內新盤。上述5個土瓜灣項目中,有4個屬於市建局項目,並於2021至2022年期間先後推出招標,其中最大規模為恒地(0012)於2021年9月以81.89億元投得的庇利街/榮光街項目,及後於2022年2月恒地引入希慎(0014)及帝國集團共同發展相關樓盤。整個項目將提供逾1200伙,並將分期發展,當中第1、3期已於去年9月入紙申請預售,分別提供360伙及288伙,為該4個項目中唯一已申請預售之樓盤,該兩期同樣預計於2027年8月落成,樓花期約30個月。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地盤可建樓面約71.7萬方呎,當時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1,414元,而據當年希慎公告,連同地價及建築費等,整個項目預計總成本約121.89億元,換言之,預計每方呎樓面成本價約為16,989元。另一規模較大之項目,則是長實(1113)2022年投得的鴻福街、啟明街及榮光街「四合一」項目,當年長實中標價為59.96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1,382元,該項目將提供約1000伙,長實早前公布項目計劃今年內推售,不過截至1月底地政總署資料,有關項目仍未申請預售。
事實上,該4個土瓜灣地盤推出招標的時間,本港正值新冠疫情高峰,樓價反覆調整,以致地價亦受影響。如2021年12月嘉里(0683)投得的鴻福街/銀漢街市建局項目,當年中標價55.878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12,519元,為該4個項目中最貴,項目擬建665伙。至於信置(0083)、招商局置地(0978)合作於2022年12月以23.88億元投得的榮光街/崇安街市建局項目,每方呎樓面地價僅約8571元,換言之,以樓面地價計,一年時間便跌價逾30%,該樓盤擬建458伙。
除市建局項目外,一向積極併購舊樓的恒地,旗下土瓜灣道72號項目亦擬今年推出,項目將分兩期發展,共涉約831伙。發展商早前指該盤計劃今年推售,由於樓盤屬舊契項目,故毋須申請預售,可隨時推出市場。
雖然今年土瓜灣區內有逾4000多伙推售,不過美聯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指出,由於大部分項目均為與市建局合作樓盤,因此該局將會就推盤部署作出調整,不會一次過推出市場,為樓價造成壓力。不過,他又稱,近日港島區新盤首批折實均呎亦僅約1.8萬餘元,而土瓜灣部分項目每呎成本價已近1.7萬元,相信若不是「蝕住賣」亦很難做到「量」,至少首批價錢吸引,才可搶吸市場購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