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政府積極發展的北部都會區推動經濟增長,其中更作出位於元朗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粉嶺北新發展區、新田科技城新發展區「片區開發」的新試點。世邦魏理仕香港估值及諮詢服務部董事楊卓衡(圖前排左二)表示,三個片區開發試點邊界分散,令各試點之間難以形成協同效應,他建議,集中三個片區開發試點邊界,提供設計靈活性的整體規劃將對私人發展商更具吸引力。
事實上,在元朗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的整體規劃中,物流/工業潛在土地供應達77公頃(約4500萬方呎),已超過現時全港的供應量,楊卓衡認為,需要配合精心規劃的長遠發展時間表及準確的需求預測,才能確保項目成功。
楊卓衡續指,在創新科技園區附近的公屋未必適合研發專業人士。即使政府修改了靈活的公私營房屋比例(由5:5到7:3不等),但仍可能不足以滿足預期的新勞動人口湧入,望可重新檢視。
至於政府早前延長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及元朗工業村兩幅建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用地的招標時間。世邦魏理仕香港估值及諮詢服務部資深董事梁顯政(圖前排左三)建議,政府可修改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用地的招標模式、提供特殊付款條件,並由政府在過渡期轉租予受影響的棕地作業者,如試行類似勾地表方式推出土地,令土推出土地更有彈性、付款方面,除一次過外,亦可考慮分期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