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積極推展北都發展,元朗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內先後有7宗原址換地申請獲進一步處理,其中兩幅需要3月31日前完成基本條款建議。地政總署昨晚回覆本報指出,上述新發展區第二期發展範圍內第34B區住宅用地的原址換地申請,獲地政總署接納作進一步處理,由於有關土地涉及多過一位業權人,據了解相關業權人需要更多時間達成相互共識,該署已應土地業權人要求,把原址換地申請的完成期限延長兩周至今年4月14日。該申請涉及土地面積約1.66公頃,預計可建樓面約116萬方呎。據悉,上述地皮屬新地(0016)及恒地(0012)財團持有。
另該署亦指出,發展區內第17A區住宅地的原址換地申請,由於土地業權人在指定限期前未有就換地建議書有任何回覆,該申請已被視為撤回。資料顯示,地皮由新地持有,該地皮位於該集團天水圍橋頭圍商業項目旁。新地2021年已就橋頭圍商業項目,完成補地價手續,涉及補價金額19.74億元,以發展樓面約85.65萬方呎計,每方呎樓面補價2305元。
恒地昨午邀請傳媒參觀中環新商廈The Henderson旁邊、由琳寶徑休憩花園變身而成的藝術花園,其間集團執行董事黃浩明「路過」,並接受傳媒簡短訪問時指出,政府將洪水橋/厦村5幅商業地延期換地是從善如流。他解釋,現時本港商業樓空置率情况,可預視洪水橋一帶是否有需要現在即推地發展逾百萬方呎的商業樓面。他又認為,政府可從該區住宅和商業樓面的比例,去考慮怎樣取得平衡,包括可考慮是否可以分期發展,如先發展住宅部分,及後再發展商業部分,時間上可寬鬆一些,長遠而言,規劃意向仍相符。恒地亦透露,在該發展區內,有兩幅土地正進行原址換地。新地昨午接受查詢時回應指出,歡迎政府延長5幅商業地換地申請限期,並稱能讓業界有更充足時間處理申請,而該集團正就旗下兩幅土地作出申請。
此外,位於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餘下發展範圍內第19B區商住用地的原址換地申請,亦已獲接納作進一步處理。餘下發展範圍內原址換地申請的截止日期,以及接納具約束力的基本條款建議(包括補地價金額)的期限,政府將於稍後另行公布。據悉,上述地皮由億京或相關人士持有。
地政總署日前修訂相關作業備考,涉及4宗申請、位於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第二期發展範圍內市中心的5幅商業用地,將延期9個月至今年12月31日。該署昨晚亦回覆指出,涉及申請個案包括第32A區、第32B區、第32C區及第32D區,並透露土地持有人已就換地建議書在指定限期前作出初步回覆,共涉及土地面積約6.34公頃,現因應政府正就市中心商業用地作出檢視,地政總署把上述4區商業用地的完成期限延遲至今年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