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財經

推廣循環經濟助力中國碳中和

【明報專訊】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消耗了全球近一半的鋼鐵和水泥,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和固體廢物產生國家之一。由於全面推廣循環經濟是全球實現碳中和必須的路徑之一,中國企業實施循環經濟的進展,對於推動全球碳中和具有決定性影響。

撰文:施涵博士

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ESG中心主任

循環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理想模式。在現行的「開採-生產-使用-丟棄」的線性消費模式中,原材料被開採轉化為產品,這些產品被消費者使用後丟棄,從而成為廢物。而在循環經濟世界裏,從地氈到汽車的所有產品都被設計和創造成共用、租用、重複使用、回收和再利用的形式,從而盡可能減少廢物和溫室氣體排放。

與德國和日本一樣,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引入和實施循環經濟理念的國家之一。早在1999年,循環經濟就被提出作為創新概念,納入上海市地方可持續發展議程。2005年,中國通過了第一個國家級循環經濟行動計劃。自2006年起,循環經濟政策和專案被持續納入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5年規劃,並於2008年批准了全球首個以《循環經濟促進法》命名的法律。

循環經濟20年 成果遠不如預期

然而,中國探索循環經濟的20年成果遠不如預期。以工業固體廢棄物為例,2010年至2019年,工業固體廢棄物總量從24.1億噸增長到44.1億噸,平均年增長率為7%。同時,回收率在同一時期內從67.2%降至52.6%。中國的資源消耗規模是前所未有的。2019年,中國使用了全球51.3%的鋼鐵和44.3%的水泥,產生了佔全球27%的碳排放量,而其國內生產總值只達到全球的16.3%。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2021年的研究結果,中國資源生產率(即單位國內資源消耗實施的經濟產出)在二十國集團成員國中排名靠後。

國際資源委員會的研究結果表明,能源系統、建築、交通等部門的能耗合計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55%,剩餘45%的溫室氣體排放則來源於工業生產、食品生產以及土地管理。因此,僅僅通過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難以解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45%。如果工業和食品生產系統不發生根本性變革,氣候目標將難以達成。因此,必須從當前的「取之即用、用之即棄」的線性經濟模式,向以再生和恢復為基礎的循環經濟模式轉變。

為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也就是實現中國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與吸收的溫室氣體總量達到平衡,中國必須要從過去20多年循環經濟的探索中汲取經驗,努力提高循環經濟的實施效果。為此,中國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需要下列三種轉變。

採經濟手段 實施污染者付費

第一,從關注資源循環(即強調環境效益)向強調保持和提升資源價值(即強調經濟效益)轉變,而採用市場經濟手段,實現「污染者付費」是達成這種轉變的前提。

為了開展可持續廢物管理,英國於1996年開始徵收垃圾填埋稅,稅率最初為每噸7英鎊,以鼓勵廢物生產者和廢物管理行業轉向更可持續的處置方式。垃圾填埋稅率一直在穩步上升,2023年上升到每噸102.1英鎊。為了實現碳中和,新加坡於2019年起對每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徵收5坡元的碳稅,並將於2024年和2025年把稅率上升到每噸25坡元,2026年和2027年上升到每噸45坡元,到2030年將達到每噸50至80坡元。

為有力推進中國企業參與循環經濟的自覺和熱度,迫切需要進一步完善目前已經實施的環境保護稅和擴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範圍。

「產品即服務」模式 提高循環程度

第二,廣泛推行循環經濟,需要從關注循環技術創新向重視循環商業模式創新與技術創新並重的轉變。

與歐洲相比,中國在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十分關注循環經濟技術創新,但對循環商業模式創新卻相對不足。促進循環經濟增長主要有五種創新商業模式,即循環供應鏈、產品即服務、回收和循環利用、產品生命周期延伸和共用平台。特別是「產品即服務」商業模式,隨着物聯網的興起而成為主流的商業模式,蘊含無限商機,將廣泛改變中國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採用「產品即服務」的商業模式,企業不再出售產品,而是產品所提供的「服務」。生產商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保留對產品的控制權,並負責產品維護、修理和回收,而不是讓顧客承擔這些責任。這種商業模式可以讓生產商在維持產品的循環使用過程中,節省製造更多商品以及處理廢物所需的能源和資源,進而依靠提供的服務來源源不斷地創造收入,而客戶只須支付其真正需要的服務。

當我們想到「產品即服務」模式時,首先會想到婚禮禮服的租賃服務,以及隨處可見的共用自行車。許多其他公司也已經開始了實踐。例如照明用具供應商飛利浦(美:PHG),已經開始提供照明服務。輪胎公司米其林(歐:ML)於2000年就推出了對歐洲卡車公司租賃計劃,根據輪胎實際行駛的公里數來收取費用。

基於與客戶更緊密的關係、大規模訂制、共用和合作經濟,並由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和增材製造等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驅動的創新商業模式,不僅會提高循環程度,也會加速中國經濟的非物質化。這都將使中國提升對資源供應安全風險的韌性。

不靠企業自覺行動 藉法規驅動

第三,循環經濟需要從一個以目前資源再生利用行業為主導的活動,轉變為全體企業與自身主營業務結合的普遍行動。

中國循環經濟的推進主要圍繞大宗工業廢棄物和城市垃圾的再生利用展開,大多數企業並沒有意識到與循環經濟存在聯繫,更談不上結合自己運營去探索循環經濟的商業機遇。如果沒有廣大企業積極參與,那麼我們所需要的全社會向循環、低碳經濟轉型就無從談起。

那麼如何才能使廣大企業積極投身到循環經濟的實施中間去呢?一些國家經驗表明,實施循環經濟不能只依賴企業的自覺行動,而必須有法規的驅動。歐盟目前正在制定的「可持續產品的生態設計法規」就是一個可借鑑的做法,要求所有產品與服務在其設計階段,就要把循環經濟的準則納入進去,從源頭減少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歐盟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也把實施循環經濟作為6個主要環境目標之一,要求所有企業評估自身經營對循環經濟的貢獻度。同樣地,中國可以在已經啟動的《循環經濟促進法》修訂過程中,逐步強化對企業實施循環經濟的強制性要求。

粗放增長模式轉向存量優化模式

隨着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深入,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中國會更願意接受從粗放的經濟增長模式向存量優化模式的轉變,從數量擴張向注重品質的發展模式的轉變。因此,中國也將更容易接受循環、低碳的發展模式,因為這種模式建立在更高品質、更長壽命的建築、機器設備等人造資本之上。借鑑自身及其他國家的經驗教訓,中國可以證明循環經濟不僅是一種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策略,更是一種面向未來的、碳中和的經濟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