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專家觀點>理財信箱

危疾保忌與住院保綑綁買

【明報專訊】梁先生(50歲)剛確診中風,現時右邊身體活動不能自如,他正在做密集式復康治療,醫生說要回復至中風前的活動能力,相信要9個月至一年的時間。

梁先生的有薪病假已所剩無幾,很快便需進入無薪假的時期,他僱主對他不錯,容許他停薪留職,待身體恢復後才回來工作。梁先生粗略估計他的停薪留職期可能需時半年,這段時間的生活費,便需要依靠正在索償的危疾保險了。保險公司對梁先生的索償申請積極地配合,已通知他一個星期後便能獲得50萬元的賠償金額了;但與此同時,保險公司也通知梁先生:他的危疾保險方案是舊式產品,只能安排一次索償,在這次中風索償完成後,他這份保險便完成歷史任務,而在這保險內附設的住院保險,也將會一併被取消。

舊式危疾保索償後 住院保一併取消

索償獲批對梁先生來說,正如及時雨,解決了未來半年內的生活費,包括供樓、家庭的生活費、子女學費等等,但要取消住院保險,對他來說卻是晴天霹靂。他依稀記得15年前,在購買危疾保險時,也詢問若危疾索償完成後,住院保險將會怎樣處理,那時的產品設計,是不能將住院計劃作為單獨項目,而作為附加保障,梁先生亦可享有約10%的保費折扣,在各樣考慮下,梁先生便將住院保險連同危疾保險一併購買,並囑咐保險經紀如推出可獨立購買的住院保險方案時,提醒他將附加保障轉至獨立保險。

15年過去了,各保險公司也推出了可獨立購買的住院保險,當年的保險經紀亦已離職多年,接手的保險經紀也轉了幾位,他也將這想法漸漸地淡忘了,直至到這一刻。

筆者聽到這裏,也為梁先生感到難過,若他的市場觸覺強了點,又或者接手的保險經紀可提供較貼身的跟進服務,結果或可改寫。不幸中的大幸,是醫生說梁先生可大致能回復以前活動能力,起碼能重投職場,繼續養活自己及家人,所以他們會努力地做復康療程,回到工作崗位後,在退休前也可依靠公司的醫療保障。

添購多重索償方案增保障

他真的不能再購買危疾或/及住院保險嗎?坦白說,筆者認為這是很有難度的,因為在申請購買這些方案時,保險公司是會請客人提交過往病歷,以梁先生的病歷情况,相信是很難過關的。

就着梁先生的「住院保險被取消」無奈經歷,對其他客人帶出什麼的信息呢?

1)基於醫學昌明,很多以前不治之症已轉化為長期病患(癌症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病情受控時,病人的生活便可如常繼續,但不代表他以後不會再受其他病患所困擾(包括其他嚴重疾病),所以客人應考慮購買可作多重索償的危疾方案。若客人多年前已購買了一些單一次賠償的方案,他可再添購多重索償的方案,以增加本身的保障;

2)將住院保險和危疾保險方案分割,不要因為保費便宜一點或申請程序較方便,就將兩者綑綁,題外話:這個「分割」是需要在客人仍是健康狀態良好時處理的;

3)坊間也有一些能提供較高保障的住院保險,尤其是針對嚴重疾病引伸的長線治療需要,例如透析治療、標靶治療等,客人也可考慮添購。

鄺翠玲 美聯金融集團副總裁

理財信箱歡迎來信,電郵:chlung@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鄺翠玲 理財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