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311大地震助報平安 成國民級程式

【明報專訊】LINE成為日本國民級程式,源於一場大災難。13年前日本311大地震,促使NAVER日本分部創立LINE,讓大家聯絡親朋。有份促成LINE面世的功臣舛田淳曾透露LINE成功要訣,認為一般網絡平台壽命只有約5年,要長存就要靠平時不斷演變,最終提供不同的服務。舛田淳2007年曾於百度日本出任日本產品及市場副總裁,至2008年才轉職到LINE的母公司NAVER。

亞洲竄紅 可愛貼圖獲年輕人歡心

據《日本經濟新聞》作家杉本貴司指出,2011年發生日本311大地震,通訊出現阻滯,觸發當時身在日本的NAVER創辦人李海珍、工程師慎重扈、事務主任舛田淳等人建立LINE,希望設計出與身邊人簡單溝通的工具。LINE同年面世後,旋即在亞洲竄紅,尤其可愛貼圖擄獲一眾年輕人的心,成東亞一大通訊工具。

到2015年,時任LINE策略市場總監的舛田淳在講座上表示,LINE成功要素在於角色分明,一般網絡用於與遠方陌生人溝通,LINE用於與身邊人溝通。過往二三十年許多流行一時的網站、通訊工具相繼衰落,曾興極一時的ICQ也宣布將於6月26日結業。

與PayPay等合併 變一站式平台

舛田淳當時分享,LINE已發展了4年,他認為網絡服務的生命周期通常是4至5年,「怪物級別」可維持10年,10年後也會轉弱。他表示,每家公司名稱一樣,但服務內容會逐年逐月遞變,不知不覺間變成不同的服務,LINE也是在現有服務的基礎上,做些不一樣的事物。事實上,僅為通訊工具的LINE後來亦與Yahoo日本、PayPay合併,變成一站式平台。

當時舛田淳預料,10年後LINE會很大變化,但理念如一,就是「促進你與親近的人之間的溝通」。他認為,LINE可用貼圖溝通,即使識字率較低的國家如印度,也可使用LINE,好比以前人類使用象形文字溝通一樣。以此延伸開去,他相信10年後LINE仍存在。

當主持人問到未來LINE是否會成為與谷歌、亞瑪遜匹敵的企業,舛田淳笑言:「只能答『是』吧。」

[企業地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