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薛偉傑:俄製支線客機試飛墜毀 國產化料受挫

【明報專訊】據媒體報道,莫斯科時間7月12日晚上,俄羅斯一架沒有載客的蘇霍伊「超級100」型(Sukhoi Superjet 100,簡稱SSJ-100)支線客機在試飛時墜毀,機上兩名機組成員和一名航空工程師全部罹難。

那架SSJ-100屬於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所有。據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墜機事件發生在該架SSJ-100完成大修後3小時的試飛中。在飛行過程中,機組人員曾發出求救信號,然後卸載燃料。當試圖降落時,該機就從雷達屏幕上消失。

初步判斷意外起因是發動機故障。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在2022年啟動了對SSJ-100客機進行100%國產化改造,首架全國產SSJ-100客機在2023年才完成首飛,現在又發生這宗嚴重意外。這很可能再次重創俄製客機的聲譽和國產化努力,也反映了俄羅斯航空工業的能力和水平存在某些重大缺陷。

SSJ-100支線客機乃前蘇聯解體後,其繼承者俄羅斯研發的第一款客機,也是俄羅斯第一款採用數字化技術研發和成功量產的客機。在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蘇霍伊設計局(Sukhoi)倚靠出口蘇-27系列戰鬥機,好不容易才勉強避過倒閉。

為創造更多收入,蘇霍伊設計局看上民用客機製造業。當剛開始着手規劃時,美國的灣流宇航公司(Gulfstream)就主動找上門洽談合作。由於有灣流宇航公司出資,蘇霍伊設計局很快就推出名為「蘇霍伊-灣流S-21」(Sukhoi-Gulfstream S-21)的超音速公務機的設計方案。

可惜灣流宇航公司不滿意這項設計,在1992年就拒絕為該計劃提供融資,原因是S-21的耗油量過高。儘管蘇霍伊設計局曾自行繼續S-21的研發計劃,但由於灣流和它解除合作關係,S-21的研發最終不得不停止。但因為這次失敗經驗,令蘇霍伊設計局對民航客機市場有更準確的理解和掌握。

2000年,蘇霍伊設計局開始研發SSJ-100支線客機。當時俄和歐美關係尚可的情形下,SSJ-100得以大量使用歐美零部件,尤其是航電儀器,以及俄法合作研發的SaM146小型渦輪扇發動機。SSJ-100最多可載客100人,在支線客機當中乃數一數二;其滿載航程更高達4500公里,幾乎逼近幹線客機。

SSJ-100的研發過程看來順利,在2008年5月19日完成首次試飛,在2011年已獲得俄羅斯民航局批出適航證,同年開始量產和交付,其後更獲得美國聯邦航空局和歐洲航空安全局的適航證。2014年的交付量更達到最高峰的40架。

截至2017年5月,SSJ-100已累積交付113架,其中俄羅斯佔77架,向其他第三世界國家交付28架,向西方國家交付6架(瑞士1架,愛爾蘭5架)。至今,SSJ-100支線客機的累積交付量為213架。

若單看載客量、航程、研發和生產進度這幾個指標,中國自行研發的ARJ21支線客機,確實比SSJ-100遜色。因此,俄羅斯也曾大送秋波,提出讓內地引進和組裝這款俄製客機,數量達到100架。當時內地航空製造業內有一些聲音認為,應引進SSJ-100,在河南鄭州建立總裝線,進度較慢的ARJ21則可以放棄。

不過,在2014年,俄羅斯出兵從烏克蘭手上奪取克里米亞後,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的關係惡化,受到歐美制裁,開始難以獲得歐美廠商的零部件供應。2022年俄羅斯攻入烏克蘭後,更加被歐美全面禁運航空零部件。SSJ-100的生產工作頓時陷入困境,連之前獲得的部分外國訂單也不得不取消,普京政府唯有啟動SSJ-100的100%國產化計劃。去年,首架全部使用俄製零部件的SSJ-100成功首飛,但1年後在試飛時墜毀。雖然暫時未能肯定失事墜毀的客機是否經過100%國產化改造,但如果失事原因確實是發動機故障,那很可能離不開3種情形。

第一,是那架SSJ-100裝上全國產化的俄羅斯發動機,而後者出現故障;第二,是俄羅斯得不到法國供應關鍵零部件之後,對於俄法合作研發的SaM146小型渦輪扇發動機的維修保養很不到位;第三,就是俄法合作研發的SaM146小型渦輪扇發動機本身有設計缺陷。但不論起因是以上三種情形任何一種,看來都反映俄羅斯的航空製造業存在嚴重隱患。

這次墜機事件發生後,不少內地媒體都表示,幸好中國當年沒有引進SSJ-100。現時,中俄還有合作研發一款重型直升機的計劃,這款直升機是否也應該盡快改為中國自行研發,值得內地深思。

明報記者 薛偉傑

[薛偉傑 科技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