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筆者上次(7月22日)說到李先生(50歲)在過去15年利用投資相連保險儲蓄作資產增值,現在期滿了,戶口滾存了110萬元。筆者建議李先生從期滿的戶口取回資金,並投放至較近期推出的投資相連保險,購買派息基金(分派類別),為自己製造穩定的現金流。
在過去的15年,李先生已習慣每月儲蓄4000元,現在投資相連保險期滿了,他也希望這每月4000元能用得其所,不要因為銀行戶口多了錢而胡亂消費,但人已到中年,太長的供款期也不是所願。
1)筆者也不建議太長的供款期,但4000元的儲蓄額也不大,若只是兩三年的供款期,就算讓它滾存至70歲,也只能是杯水車薪,做不出太大的效果,平衡幾方面的考慮後,筆者建議李先生採用10年供款期,總儲蓄額48萬元,供滿後讓它靜靜地滾存10年,相信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2)那麼採用什麼儲蓄/資產增值策略呢?由於之前投資相連保險在期滿後,資金會繼續投放在投資市場,那麼這每月4000元儲蓄便不建議放入投資市場了,另外也要留意是否有「鎖定回報」這類的安排,以免風險太高。
3)李先生可考慮一個年金方案,10年供款期完結後,可先讓它滾存10年,在70歲時戶口價值近90萬元,整體回報約86%,以20年供款及滾存期計算,平均年回報約4.3%;假若所有事情都不似預期,仍有每年2%的保證利息,是一個重要的安全網。
4)為何選擇年金方案呢?主要目的是平衡風險、製造穩定而持久的現金流,以支援日後退休生活。由於李先生的僱主是採用強積金,在65歲時估計會有一筆約150萬至200萬元的強積金資金,粗略估計可支持8年至10年的生活費,之後便要「食老本」了,而由於年均壽命不斷延長,老本可支持多久、「究竟是人長命還是錢長命?」也是讓很多人迷惘的煩惱,而年金方案正可填補這個空間,讓長壽的人有多一點的生活費。
5)李先生若由70歲開始才提取年金,直至離世,那麼他每年可提取約78,000元(平均每月約6500元),配合每月1620元的生果金(高齡津貼),他共可提取約8100元津貼,令退休生活更充裕。而至100歲時的總年金可達233萬元,是70歲時戶口價值的2.6倍,這30年「既有得使,又有得增值」,戶口的平均年回報仍有3.2%,是不錯的選擇。
6)李先生也可考慮把太太也列作年金受益人,一旦自己先行離世,太太仍可每年領取年金作為自己的生活費,直至離世,兩夫婦也多了一份保障。
此外,坊間有另一方案──香港年金也能提供長遠而穩定的收入,對李先生是否合適呢?香港年金在派發年金這一個功能上是和剛才提出的方案十分類似的,但香港年金基本上是把投進的資金分段發放給客人,談不上任何資產增值的功能,更重要的是香港年金只接受一整筆資金的投放,並不接受「先定期供款、再滾存」這個模式,所以暫時不能相提並論。
理財信箱歡迎來信,電郵:chlung@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