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亞太地區面臨重大的人口結構轉變,預計至2050年,60歲以上的人口將佔總人口的近四分之一,永明金融的最新調查揭示,本港退休計劃所面臨的挑戰和機會。該調查名為《規劃退休生活:從容面對未來》,收集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越南超過3500名受訪者的意見,包括506名香港受訪者,了解他們對樂齡生活的期望和規劃實踐。
調查顯示,隨着退休生活規劃從依賴家庭和國家養老金制度,轉向個人儲蓄和投資,愈來愈多人渴望在老年時實現財務獨立。儲蓄退休金被列為現時香港工薪階層未來12個月內的首要財務目標。然而,許多人未能為財務現實做好準備,46%的受訪者將在退休前5年內才開始規劃退休開支,而令人擔憂的是,有17%的受訪者對退休開支毫無規劃。
香港永明金融財富及退休金業務總經理潘紀虹表示,香港作為全世界壽命最長的地區之一,預期壽命愈來愈長,退休後的生活可能長達廿年以上;然而,調查揭示,許多受訪者尚未為退休做好充分規劃,打工一族應及早儲蓄,並透過投資實現複式效應,保障晚年生活無憂。
永明金融亞洲區首席客戶及分銷官David Broom表示,亞洲的退休景觀正經歷深刻的變革,這一變革由由於壽命延長和不斷變化的社會規範所推動;調查顯示,儘管獨立的財務安全被視為實現豐富退休生活的基礎,許多人仍未做好應對現實的準備,及早規劃和有紀律的儲蓄是從容迎接晚年生活的關鍵。
雖然多數受訪者會將至少10%的收入用作退休儲備,但令人吃驚的是,竟然有22%的受訪者並未預留資金。在被問及退休時收入來源的計劃時,平均預期有31%的收入來自現金儲蓄,反映大部分人或錯失通過投資來最大化退休收入的機會,以確保收入能夠跟上通脹的步伐。
28%的退休人士承認,他們沒有為退休開支作規劃,11%的受訪退休人士因花費高於預期而感到措手不及,隨着通脹持續升溫,支出金額似乎有增無減;對此,年輕一代應有所警惕。對於這類退休人士而言,導致花費高於預期的主因是整體生活開支(57%)和醫療費用(43%)。因此,不少人只能削減有關開支(71%),並放棄治療某些疾病(57%)。約8%的香港退休人士對過去的理財決策感到後悔,最大的遺憾是未有精明投資(80%),其次是儲蓄不足(60%),以及未預留醫療費用(60%)。
有趣的是,年輕人似乎對即將面臨的挑戰瞭然於心,並相應調整他們的期望。香港上班族預計在66歲退休,比現今退休人士的平均退休年齡(61歲)延遲5年。 同樣,12%的非退休人士已經主動推遲退休計劃,對比只有9%的已退休人士做出同樣的選擇,反映經濟環境和個人情况正不斷變化。延遲退休的主要原因包括需要增加儲蓄(58%)、生活開支增加(47%),以及希望在老年仍活躍於職場(35%)。 51%預計將延遲退休的人士提到潛在的生活成本增加,而現今已延遲退休的退休人士中,則只有17%提到這一原因。
我們還對兩個截然不同的群體做了意見調查,分別為精心制定退休計劃的「優秀規劃者」和沒有制定任何退休計劃的「退休叛逆者」。前者在退休前提早5年以上開始規劃開支,預留其收入的10%以上作為退休儲備,並購買充足的保險及退休金產品。 與「優秀規劃者」相反,「退休叛逆者」沒有保險和退休金保障,亦沒有為晚年做充分的理財規劃和儲蓄,將兩者對比後發現有趣的見解。在亞洲地區,「優秀規劃者」更傾向於維持預期開支(73%對比31%),並且較不會對退休後作出的財務決策感到遺憾(14%對比40%)。「優秀規劃者」非常願意就退休規劃諮詢專業人士,例如金融機構和獨立顧問,他們對安享晚年和財務穩健更有信心。
受訪者退休後的首要願望是擺脫每日工作的壓力和放鬆身心(35%),其次是與親友共度美好時光(22%),以及享受生活(18%)。晚年受訪者最擔憂的是健康問題和身體機能衰退(51%),這些因素可能使他們難以實現人生夢想。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