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溫傑:比亞迪集兩大利好 中長線候回調吸

【明報專訊】比亞迪(1211)是我們看好的汽車相關股之一,主要由於兩大因素,包括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應用提升及海外銷售增加。只是礙於近期集團股價已顯著揚升,建議中長線投資者可等待回調時吸納。

針對首項因素,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應用,集團於2月10日舉行發布會,宣布推出「天神之眼」智駕系統。根據資料,天神之眼系統分為A、B、C三個版本。其中,天神之眼A為三雷射版本(DiPilot 600),主要搭載於豪車品牌仰望;天神之眼B為雷射版(DiPilot 300),主要搭載於騰勢及比亞迪部分車型;天神之眼C為三目版本(DiPilot 100),主要搭載於比亞迪其他車型。

這次特別之處在於支持泊車和高速NOA(Navigate On Autopilot,自動輔助導航駕駛)的天神之眼C,可應用到7萬元(人民幣,下同)級別的海鷗身上(智駕版入門費需6.98萬元),這是電動汽車行業首次將高階智駕下放到相關水平,這反映了比亞迪在大眾市場實現智駕的決心。另外,無圖NOA技術主要依賴於大模型訓練,訓練的愈多,就能更模擬人類駕駛員的駕駛決策。而集團於2024年銷量逾400萬台,遠超其他車企,在規模上已有先天優勢。

今次集團普及化智駕將為行業及自身帶來兩大利好變化。對行業來說,集團擁有廣泛分銷管道,且產品組合覆蓋所有價位車型,是次舉動有望進一步推動智駕的發展及滲透率。而對集團本身,以往比亞迪在智駕方面一直被部分投資者認為是落後於其他造車新勢力,但這次可算是補了短板,有助估值提升。相對以往透過減價爭取市場份額的做法,加入智駕提升產品質素,將更有利收入及盈利。

至於第二項因素,即海外銷售發展,我們認為海外銷售實是比亞迪中長期的業績增長點,可惜基於美國關稅及海外銷售佔比仍較低等因素,投資者或忽略了其中的投資機遇。根據摩根大通的資料,比亞迪的海外工廠將於2025年下半年較後時間完工並開始實現產能上升:繼泰國組裝廠於2024年下半年完工後,集團計畫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印尼、巴西、匈牙利和土耳其組裝廠建設;這些工廠總計將提供超過50萬輛的產能。由於海外市場的盈利能力更強和增長速度更快,我們認為比亞迪海外業務的估值應高於內地市場業務。

集團預期將於3月24日當周公布2024年四季度業績和舉行業績交流會,我們估計市場會於發布會後上調2025年的業績預測,加上中長線的估值提升,都利好其股價。由於近期集團股價已大幅上升,若未來1個月股價出現回調,或是吸納的好機會。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其及其有聯繫者並無擁有上述股份發行人之財務權益)

凱基投資策略部主管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溫傑 溫研股海]

其他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