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地產市場持續疲弱,市場關注本港住宅、商業物業的開發和投資貸款,即商業地產貸款(CRE)的信貸質素。評級機構惠譽發表報告,在壓力測試下本港銀行評級被下調的機會相當有限,因為銀行有強勁的盈利能力,產生穩固的資本緩衝,有助吸收潛在信貸損失,加上港銀歷年貸款審核標準穩健、積極管理風險、監管當局審慎監管,有助銀行克服現時的經濟周期。
惠譽預期香港地產市場,特別是辦公室和零售物業在今年繼續受壓,除非整體商業動能恢復,否則空置率不太可能下降,本港銀行相關減值貸款比率或會較該行早前預期惡化。惠譽分別以本港CRE的有抵押和無抵押貸款新增違約率,分別升至15%和10%作為壓力測試假設,本港銀行整體減值貸款比率平均升2個百分點至5%,有抵押和無抵押貸款新增違約率均升至20%,即全球CRE歷史違約率平均水平,在此較嚴格的壓測假設下,減值貸款比率則會上升3個百分點至6%,惠譽認為比率沒有大幅上升,港銀生存力評級(VR)可保持韌性。
標準普爾亦發表報告,指出港銀商業地產不良貸款尚未見頂,銀行利潤和資產質素將因此進一步承壓,不過同時指出大部分銀行有能力管理較高的地產相關不良貸款。該行預期港銀全行業平均信貸損失比率(ratio of credit losses)可保持在0.5%的低水平,即使比率上升,銀行亦能通過穩健獲利能力、強大資本水平等,減低相關影響。
標普全球評級信貸分析師Ryan Tsang稱,港銀特別是最大型銀行,普遍擁多元化貸款組合、充足抵押品及穩健的審核貸款標準。不過中小型銀行可能面臨更大壓力,因為它們商業地產貸款佔比較高,亦可能有較多規模較小和槓桿較高的發展商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