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4間內銀周日公布,在A股市場向財政部等配股集資共5200億元(人民幣,下同),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CET1)。交通銀行(3328)董事會秘書何兆斌表示,雖然短期內每股收益、每股淨資產值會被攤薄,但此舉為保障該行中長期發展、提高中小股東投資收益的必要之舉,防範未來潛在資本壓力,增強銀行營運穩健和對抗風險能力。銀行亦已兼顧中小股東利益,發行定價高於市場定價,新股亦設5年鎖定期,股東願意長期持交行股票,不會在短期內衝擊二級市場。
交行昨上升0.29%,其他獲注資內銀包括建設銀行(0939)上升2.69%、中國銀行(3988)升2.18%,郵儲銀行(1658)跌3.22%。花旗計算,配股對建行、中行、交行和郵儲行現有股東股權,分別攤薄4.3%、8.5%、15.6%和17.2%,不過注資有助恢復銀行借貸能力,加強銀行處理不良資產,若大行過度下跌,投資者有撈底機會。摩根士丹利指出,交行和郵儲行攤薄比例較大,短期會有下跌壓力,而建行股價可因為攤薄少於預期而獲支持。
周日財政部公布將發行5000億元特別國債用於補充資本,換言之工商銀行(1398)和農業銀行(1288)應不會在本輪注資之列。招商證券指出,該兩行會列入第二輪注資,需要等待額外特別國債額度批覆,中信里昂則料在明年注資,總額亦為5000億元。工行昨日升0.91%,農行則跌0.43%。標準普爾認為,農行可以等待第二批才注資,因為去年純利增速為四大行最高,有充足內生資本能力,雖然去年底CET1為四大行最低,不過農行規模龐大,若納入首批注資,會使當局無法為盡量多的銀行補充資本。另外,工行有足夠資本水平緩衝外部經濟不確定,料至2026年風險調整資本比率為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