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即時財經新聞

【李曉佳專欄】不托市 何來千億地價收入

【明報專訊】當全城日日聚焦疫情發展,無暇多想新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時,財爺陳茂波卻相當鬆手,甚至可以用「有求必應」來形容。幾項被人「哦」了多年的寬減都雙手奉上。其中最平地一聲雷的,當數再一次放寬按保上限(再派消費券你應該已估到了?),買1000萬元樓今後只需100萬元首期。令「上車盤」門檻立即千萬化。

其實早在「林鄭Plan」推出一年之後,地產界以致一眾KOL已經多次大合奏,要政府進一步放寬按保上限,當時政府撐住不放。今次公布預算案前,地產界沒再開聲,反而財爺就突然鬆手。除了因為樓價已由高位回調了4%(詳見B1)外,更實在的恐怕是不放寬按保,下個財年何來1200億元的地價收入?

多次「揼」地產商心口 寬按保作人情交換

今年以來,新盤市場簡直一片死寂。只有市建局與恒地(0012)合作的長沙灣映築夠膽在Omicron的陰影下開售。更估不到的是在2月第五波疫情「爆到七彩」時,映築要煞停賣樓,直接退票給準買家。今個月新盤的慘淡情况,應該還差過2020年2月香港初爆疫時。除了Omicron,大家都知道美國加息來勢洶洶,發展商賣樓實在荊棘滿途。

話說自從金融海嘯後全球印銀紙以來,發展商差不多完全沒試過要減價賣樓,最多是暗地裏加多幾隻佣給地產代理促銷。但發展商今次其實不是不想去貨,上個月新增申請預售樓花達到7094伙,破盡以往紀錄。港府在中央指令下,未來住宅土地供應必定增加。以眼前形勢,發展商肯定「早賣早着」。

另一邊廂,政府為了「動態清零」抗疫,投入幾千億元。2021/22財政年度有幸以508億元售出中環地王,又以198億元售出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地王,令到地價收入較預期超出435億元,達到1400億元。但內有疫情,外有美國加息疊加俄烏隨時開戰;加上地王級地皮賣一幅少一幅,要靠市場已幾乎食滯的啟德地皮,和私人土地補地價,下個年度要達到財爺所定的1200億元地價收入目標,難度不小。試問如果發展商不能貨如輪轉地賣新盤,又何來子彈去投地和補地價?放寬按保固然對二手樓有立竿見影之效,對新盤樓花,一樣可以吸引買家選擇建築期付款方式、抱着低首期上車的希望入市接貨。

這兩個月港府其實已經「揼」了地產商多次心口,借出萬間酒店房做隔離設施,又借地皮建方艙醫院,昨天又再加多一項「唔准追租」,令到放寬按保作人情交換,變得順理成章。官商之間的Give and Take,在現時「由亂入治」的香港,小市民當然冇Say。但借按保之前計清楚是否願意背負這筆樓債,就是每個市民都該對自己負的責任。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李曉佳 財經澡堂]

其他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