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財政預算案預期,撇除發債淨額後2025/26財年將錄1628.58億元財政赤字,至29/30年度仍會錄得赤字。評級機構惠譽發表報告,香港以更緩慢步伐進行財政整合,加上財政儲備緩衝持續減少,或會逐漸增加香港信用狀況風險。不過該行預期,財政儲備短期內繼續為香港現時評級提供重要支持。惠譽現時給予香港長期信用評級為第四高的「AA-」,展望為「穩定」。
財政預算案估計,2024/25財年撇除發債淨額的財政赤字佔GDP的6.2%,較上個財年高0.4個百分點,經濟復蘇緩慢和地產行業持續困難繼對稅收造成壓力。港府目標是在2025/26財年將赤字縮減至GDP的4.8%,未來5年撇除發債淨額後仍會錄得綜合赤字。惠譽指相對去年預算案預期可在2027年恢復盈餘,當局對財政狀况預期有減弱。
政府預期經營賬目在2026/27年恢復盈餘,不過惠譽認為一定程度反映政府從6個基金回撥620億元,長遠不會為政府帶來可持續收入增長,而其他開源措施如提高機場離境稅的規模較小,其他主要稅項如薪俸稅和利得稅率則保持不變,政府將財政整合重點放在限制營運支出。
本港經濟方面,惠譽預期今年香港GDP按年增長2.8%,略高於去年的2.5%,不過若中美貿易較現時預期更為緊張,或本港地產行業出現更深的衰退,令經濟下行的風險成為現實,公共財政的壓力可能會增加。
惠譽指,香港政府財政債務佔GDP比率,遠低於「AA」評級地區的中位數水平,不過相關比率正在上升,而且預期未來數年財政赤字與GDP比率將高於「AA」評級中位數。該行指本港財政整合速度較該行去年4月確認香港信用評級的假設緩慢,預算赤字持續將侵蝕香港的財政儲備。
雖然本港財政儲備仍然龐大,但儲備佔GDP比率已從疫情前高峰的41%,預期至2024/25年度末下降到20.4%,若香港財政緩衝隨著時間減少,將削弱香港信用狀況,並使香港經濟更容易受到衝擊。
其他報道
恒指收市跌776點 成交續逾4000億 港股連升3月 阿里累升44%
新世界發展中期虧損收窄至66.3億元不派息 綜合債務1246億元
中銀:已為多家企業開辦人民幣貿易融資 1月人民幣貿易業務量增近三成
港零售基金去年淨流入961億元 環球及北美債券基金淨流入最多
金管局:已分配500億予「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首階段參與行
政治局稱要穩住樓市股市 恒指跌逾700點 失守23000點關
渣打:用金管局新安排向企業客戶提供逾1億元離岸人民幣貿易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