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計劃推出全球關稅新政,可能會採用「兩階段」徵稅方式進行。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表示,關稅對整體通脹的影響可能不如預期,因為在貨幣供給量沒有增加的情況下,關稅只會導致消費者在不同產品之間的消費轉移。王弼認為,美國商品價格上漲可能會導致消費者減少購買非必需品,並對經濟產生影響。然而,某些行業,如美國科技股(例如Meta、Google),似乎並未直接受到關稅的顯著影響。
對於近期美股的反彈,王弼認為這可能與聯儲局放緩縮表(QT)的步伐有關。他指出,聯儲局將美國國債的減額上限將從每月250億美元減少至每月50億美元,增加了市場上的流動性,這類似於變相印鈔。歷史經驗表明,聯儲局的貨幣政策轉向通常會帶來不錯的股市漲幅。因此,他的看法從2月初的非常悲觀轉為悲觀,而隨着美股估值下降和聯儲局政策調整而轉為相對看好美國股市。
另外,王弼亦分享了自己買入Salesforce(美:CRM)的經驗,並認為Alphabet(美:GOOGL)和Amazon(美:AMZN)等有穩定增長和合理估值的公司,值得留意。儘管Amazon也可能受到關稅影響,但影響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