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全力探索低空經濟發展,作為內地網上外賣龍頭的美團(3690)在內地早已經營常態化無人機配送。據本報發現,繼美團旗下負責經營海外平台Keeta的Kangaroo Ltd.早前已在港註冊了商標「keeta drone」外,美團旗下的新加坡公司Keeta Technologies Pte. Ltd. 亦在今年1月底在香港成立一間本地私人公司「Keeta Drone Technologies HK Ltd.」(下稱Keeta Drone),並由美團無人機業務部首席系統架構師陳天健出任首任董事。
事實上,美團系香港公司一直落力招兵買馬,當中Keeta Drone由去年末至今年2月持續在內地招聘平台,招募Keeta Drone香港無人機業務負責人、香港無人機業務的保障經理及超視距飛手(即操控員)等職位。
另外,根據市場資料,去年2月美團已承租銅鑼灣甲級商廈、位於謝斐道535號的Tower 535中層全層,面積約1.1萬方呎。此前Kangaroo Ltd.一直申報的營業地址是新港中心二期及利園一期,但早前Keeta網頁已更新為Tower 535的12樓,新成立的Keeta Drone申報地址亦相同,料該廈已成為Keeta香港的主要辦公室,作為推進各項業務之用。
去年11月,美團副總裁、美團機器人研究院理事長及無人機業務負責人毛一年曾表示在港開展無人機配送有很大價值,對於政府計劃在今年啟動低空經濟「監管沙盒」試點項目,美團亦計劃第一時間提交申請,希望能成為首批在香港開展無人機配送的公司。政府早前則披露「監管沙盒」試點接獲72宗申請,並預計會於本年第一季公布結果。
本報曾向美團無人機查詢是否已申請「監管沙盒」試點、有關今次設立本地公司Keeta Drone的目的,是否與參加「監管沙盒」試點有關,還是主力發展Keeta香港無人機業務,以及香港無人機業務的發展情况等,惟美團無人機在截稿前未有回應。
至於問到Keeta潛在推進超市百貨生活服務「KeeMart」等業務,會否持續擴充員工規模及辦公室等,Keeta在截稿前亦未有回應。
Keeta以往攻港可謂快狠準,於2023年登陸即推出「十億激賞」燒錢搶客搶餐廳,更有市場調研指Keeta在不足一年已超越兩名競爭對手,按訂單量計算,去年3月市佔率達44%,成為全港第一大外賣平台。
早前本報亦報道,Kangaroo Ltd.正在港申請註冊「KeeMart」及「keeta drone」兩項商標,似為超市生活百貨及無人機外送服務鋪路;另外美團醫藥健康與「INDICAID妥析」母公司相達生物科技合作推出的「SnapTube」居家快檢服務的相關商標「SnapTube」,亦已於2月21日獲「已發出公布申請通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