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即時財經新聞

【專欄】佢哋真係好__鍾意香港......搵錢

年多前,就在社會事件、疫情還未出現前,曾經聽過一位50多歲、早已上岸的金融界前輩,大力吹捧大灣區的好。還記得當時他的論述是這樣的:我絕對明白香港年青人的苦況,就算他們多肯捱、多上進,始終香港市場規模有限,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趁年輕,倒不如北上大灣區闖蕩,人家地方大、機會也多,就像90年代北上設廠的港商們一樣。若果港青真的「有料到」,一樣可以創出一片天,總好過留在機會越來越少的香港「等運到」。

    對於這位前輩的說法,筆者有兩點是深表認同的,第一,他沒有如很多上了年紀、但年輕時卻未見有多大成就的廢老,整天鞭撻年青人不及他們當年捱得苦;又或像收成波般薄有成就、就抨擊想改變不公平狀況的年青人「搞事」。在他心目中,年青人仍有能幹上進肯捱苦的,只是機會難得。第二,他夠膽說「香港機會越來越少,青年人越來越難向上流動」這類人話,違背了「背靠祖國、香港明天會更好」的主旋律。要知道很多50後、60後毫不感激自己當年身處於本港經濟蓬勃擴張期,自詡賺到錢全靠自己本事,更冷言新一代不及他們上進勤奮。每次聽到這類論述,只覺得難聽過粗口。

    或許在反送中、疫情前,港青對北上工作未必太抗拒,但這一切都在過一一年多完全扭轉,社交距離的限制,更增加了北上的難度。對於背靠祖國的親政權商家,又或是經常將「國家很強大、很發達」掛在咀邊的愛國者們,內地確實機遇處處,通過「一人一蚊已經有十幾億」、「美團(3690)送外賣也可過萬億市值」、「農夫山泉(9633)賣水也賣到可上市」等無數舉例,去力證祖國市場的巨大。然而事實是,對比北上尋機遇的香港人,南下來港工作的內地專才似乎人數更多,特別是在金融業、投行內,總有幾個內地人在附近。是甚麼驅使他們南下,到這個小粉紅口中早已風光不在的褪色東方之珠工作呢?

    投行愛聘請內地人,從來不是新鮮事。無論是可帶來大客的高幹子弟,抑或是北大清華甚至海歸的實幹精英,又或是同聲同氣可幫助「湊內地客」的銷售達人,都被管理層視為擴張業務的助力。坦白說,經過近20年的滲透,大部份外資投行設在本港的分部,最少也有兩三成員工是內地人。工作歸工作,投行人畢竟接受過高等教育,對待任何國籍的人,就算心底多歧視多鄙視,表面也是客客氣氣。就算社會氣氛如何撕裂,內地人與港人如何對立,大家看錢份上,也會互相尊重,不帶絲毫個人情感地將目光聚焦在工作層面上。

    留家工作因疫情而變成新常態,不過這批在本港工作的內地投行員工,除非早已在港成家立室,否則他們留在家中也只面對四道牆壁,也因此特別願意回公司工作。正因如此,疫情造就了我們這群仍要在Trading Floor拚搏的Front Office員工與內地同事相處的機會,也讓筆者更有機會從他們口中得知甚麼原因促使他們南下。

    「錢!難道還有其他原因嗎?」由內地來港工作了5年的女同事甲,幾乎不加思索就回答了我的問題。同事甲是清華畢業的高材生,出身小康,家中也有親戚是具背景人士,但背景不是硬到可隨心所欲,她也是經過好幾輪面試才成功獲聘,並且由最低級的Analyst做起。「國內一個市一所大型券商的營業部,一個分部已經有幾百人,人多代表平均工資低,就算有『枱底數』,也先由上面的老總、幹部分了,幾時流到下級手裡?還是香港好,工資起點高,收入是個正正式式的銀碼,少有灰色地方。」噢,這正是有規有矩有法治的好處,只可惜在當權者的僭越下,正一點一滴地流逝。

    「香港還是一個攢錢較容易的好地方。」我感覺得她說這句話時,是由心衷心的感嘆。她向我特別強調,內地人喜歡用「攢」字來形容賺錢,因為手字部有用手努力打拚以獲得回報的意思。看慣內地土豪一擲千金的霸氣模樣,實在很難想像有內地人竟然覺得香港賺錢較易。「只能說,若果想通過努力工作以獲得回報,香港攢錢是較容易的;國內容易賺的錢,不是普通人可以賺到,要靠關係或者其他潛規則。」這次她特別用回「賺」字,強調是從貝字部,形容是要先有錢,才有本錢去生更多的財。

    「我不理會這些,反正並不影響到我。」問到對去年社會事件的看法,她的反應極冷淡。「國內朋友也有問及香港為何這麼亂,但除了交通不便外,其實也不覺得受到甚麼影響。金融市場不也是正常運作嗎?我們不是一樣要上班嗎?」我不知她是刻意迴避問題,還是真的事不關己、己不勞心,這或許就是少了土生土長情感的羈絆,但始終住了5年,對這地方真的沒有感情?「怎會不愛香港呢?這地方發達、繁榮,只要有錢,甚麼也可買到,當然樂意繼續住在這裡。」對不少內地人來說,香港或許只是等如攢錢 / 賺錢。

    同事乙由內地來港工作已超過10年,不單已取得永久居民身份證,更已在港買樓置業、娶妻生子,說得一口不太純正,卻絕對流利的廣東話。「你想話內地唔俾人上YouTube Facebook Google?唔好忘記個個都翻牆。如果真係要禁絕,國家要鎖晒唔俾人翻牆,根本好易,即係隻眼開隻眼閉,唔係禁絕啦!」或許早已有更多人向他問過類似的問題,同事乙顯得特別有戒心,答案亦更圓滑。「其實無話咩做得、咩唔做得,國內同香港一樣咁自由,我又唔係要遊行集會示威,你俾呢啲自由我都無用。」唔,就算我用不著這自由,也不代表可以褫奪我擁有這自由的權利。

    「講真,話大陸多機會過香港嘅,係自己呃自己,有幾多人真係可以由擺地攤變成馬雲?大家所嚮往嘅成功故事,只係十幾億人入面嘅幾千人,係少於0.0001%。即使降低門檻到年薪有100萬嘅人計,以百分比嚟講,香港比例高太多。」撇開政治,同事乙在經濟分析上判若兩人,正好給愛說內地市場大、機會多的人打兩把掌。「我哋好難講話會愛上一個地方,就好似去深圳打工嘅民工,唔通佢哋話會愛上深圳?只不過有專業知識、從事Tertiary Production嘅人,可以選擇嚟香港揾錢。愛唔愛香港?都愛嘅,搵錢好地方。」 

    「一個咁好嘅搵錢地方,點解要破壞佢?」雖然說起去年的社會事件,同事乙的說法與收成波如出一轍,但畢竟自少接受內地的思想教育,潛移默化下,又怎能怪責他?「有得揀,當然送仔女去外國讀書,留喺香港,點知佢哋將來會唔會上街。」同事乙雖然已在香港落地生根,但原來殊途同歸,目標與不少港人一樣,希望送仔女放洋留學。「讀完後,係留定返嚟,邊到我哋決定?但我會繼續留喺香港,冇我喺呢度搵錢,邊有錢支持佢哋喺海外嘅開支。」說到底,仍然視香港為揾錢福地。

    香港,對於內地人來說,或許只是一個踏腳點,是一個方便搵錢的好地方,即使喜愛,也是功用上的喜愛,大於情感上的喜愛;但對於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這個華洋共處、東西匯箤的地方,卻是獨一無二、退無可退的家。然而不知何時開始,「返工」、「搵食」成為了香港人的核心價值,更有「阻人搵食,猶如殺人父母」這類嚴厲說法。或許,若干年後的某一天,當所有人只聚焦在返工、搵食上,而忽略了在發生在身邊的所有事,包括政權的荒謬、社會的不公等,香港人倒退成與來港工作、視香港為搖錢樹的內地人一樣,這將是香港的悲哀。

羅仕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