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即時財經新聞

【賈文清專欄】為何和理非也選擇走?

隨着LOTR限期將至,不少香港人紛紛戴着口罩上機赴英國與家鄉道別,恍如90年代初的光景重臨。據統計處數字,1990至1994年間香港約有30萬人口移居外地,顯然是自1989年後對香港前途極感恐慌。當日沒有走,或曾選擇回流的,今日重新面臨與家鄉永訣的抉擇。若然是相信信任可令香港長治久安的話,民主黨便為這個scenario以己身帶來啟示,可以的話恐怕大部分香港人亦不會離開。

早前澳門吳國昌被撤銷參選立法會的資格,被澳門司警指佐證是他曾與民主黨主席胡志偉合照,並將胡志偉定性為「鼓吹港獨的香港民主黨要員」。民主黨一直以來的line to take(至少表面上)是與中央溝通爭取民主,儘管備受友黨或市民批評,仍在民主陣營中盡量與中央接軌。2010年的五區公投沒有參加,同年更擅自走入中聯辦談判,有傳當時胡志偉亦有份促使,後來演變成2012年的政改與超級區議會議席。民主黨大原則未有碰到獨立或國家主權等議題,亦樂於與中央有商有量,現在仍被一網打盡,更被冠名為「港獨」。

今年是中國「入世」20周年。回想1996至2000年間民主黨元老李柱銘積極游說美國向中國給予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引領中國加入WTO,初衷是希望藉國際貿易促使中國學習合約精神與法治,進而改善人權狀況。其時美國兩黨支持方案的多位議員,論述都引用李柱銘的意見作理據,如共和黨眾議員David Dreier指,李柱銘是在香港民主與人權方面屬殿堂級人物,遠赴華盛頓表示相信給予中國PNTR是多麼重要的,「現在不是一些與業界有關或曾向PNTR作羞辱評語的對家,他不是那派的人,他單純是專注在民主、法治、自由、良機的人,而他亦曾為此追求作莫大犧牲。」多位議員亦因李柱銘的身分而向中國「入世」投下信心一票。

《新華網》至今仍對中國「入世」評價甚佳:「中國『入世』無論對中國對外開放進程還是世界經濟全球化歷程,都具有里程碑意義。這20年既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的20年,也是中國與世界深度融合、共享機遇、共同成長的20年。」如果中國人民為此得到福祉,李柱銘功不可沒,而他原則從當年至今大抵未變。曾是中央座上賓,今日卻被定罪。

如果李柱銘當日是希望中國從中學習到合約精神,回顧2017年中國外交部的豪言,指《中英聯合聲明》不復具現實意義,李柱銘的寄望,又與現實是否有落差?

香港人的身分向來曖昧,對着中國總有說不出的情感。林夕曾寫過歌詞形容兩地關係:「家國應如何稱呼,黑眼睛黃皮膚。」彷彿有血緣但又欲言又止。到今日看着一度向中央友善的民主黨,以至眾多香港人的命運,都揭示很多香港人不是沒有信任過一國兩制,只是時勢太壞,對時局一再失望。自戰時及文革逃到香港,下一代又從香港逃到世界各地,這種恐懼還要遺傳到多少代才得以終結?

賈文清

其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