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財經

譚仔用腩肉廚餘製唇膏肥皂 伙學生弱勢人士 「邊角料」變環保產品

【明報專訊】譚仔國際(2217)繼2023年與澳洲消防員聯合將慈善活動玩出新花樣後,今年3月,譚仔再次突破傳統,與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及新生精神康復會合作,將目光投向了廚房中的「邊角料」——豬腩肉,通過「豬腩肉升級再造計劃」,將這些原本可能被浪費的食材轉化為一系列人們日常生活當中的手工肥皂、唇膏和香薰蠟燭。

明報記者 黃汶汶

譚仔中央廚房每天處理大量豬腩肉,用於製作招牌米線。然而,在切割過程中,總會產生一些「頭尾部分」——這些部位因形狀不規則或脂肪含量過高,無法直接用於餐品。儘管譚仔每年向慈善機構捐贈數萬公斤此類食材,但仍有剩餘。如何將這些「邊角料」變廢為寶?團隊看中豬腩肉的「隱藏價值」——豬油。

檸檬味加香茅 掩蓋豬油臭味

據企業傳訊總監陳慧明介紹,很多產品製作都需要用油,豬油恰好合適。「豬油的製作最關鍵的是加熱時的溫度控制,以及香味的控制,如果做不好,就無法做出及格的產品。」經過數月的技術攻關,研發團隊成功從豬腩肉中提取出純淨豬油。然而在香味控制上,團隊又遇到了難題。陳慧明回憶說,研發團隊一開始想用麻辣味掩蓋豬油的臭味,結果發現效果不好,再後來嘗試用檸檬皮,但味道也不夠濃郁。最後,嘗試了很多方案,發現用檸檬味再加香茅,不僅味道吸引人,而且外觀也不錯。

最終,3款以豬油為基底的環保產品——檸檬清香潤唇膏、手工肥皂和香茅檸檬香薰蠟燭誕生。3款產品未添加防腐劑,僅通過精油調配香味,既天然又安全。「潤澤社區」、「提人為本」及「綠色倡議」是這次活動的核心價值。據陳慧明的介紹,譚仔在幾年前就和IVE與HKDI有過合作。「我們有想過找專人設計,後來覺得不如把這個機會留給同學們。對於那些學設計的同學來說,這是很難得的商業經驗。如果他們未來要找工作、面試,有這樣的商業經驗,會有很大幫助。」

學生設計「腩肉小天使」製動畫

在這次合作中,IVE食品科技學生團隊負責豬油提取與產品穩定性研究,而HKDI的同學們則發揮創意,一批同學設計出了「腩肉小天使」這一標誌性形象:一隻頭頂光環的粉紅小豬,寓意為生活帶來綠色靈感,另一批同學則製作社交媒體如facebook上的動畫。陳慧明評價道:「像現在看到的這些設計,我們基本沒怎麼修改,最多就是在文字方面稍微調整一下,或者把logo的位置擺放得更合適一些。整個成品就是同學們交給我們的樣子,我們覺得和年輕的學生群體合作很有意義。」

量產部分,為了讓活動更具社會意義,在2019年推出「dayday330」計劃的新生精神康復會自然成了合作對象,而這次譚仔則選擇跟新生會的竹園(北)邨的賽馬會作坊展開合作。「他們的中心規模很大,有許多康復人士,而這些人其實都具備一定的工作能力。我們把研發的技術教了330的導師,而這些導師則把複雜的步驟拆解成簡單的小步驟,讓學員們能夠學會。」陳慧明說,以往自己對精神病康復者沒有什麼深入的認識,看到原來他們能夠獨立完成許多事情,真心為他們感到高興。

在「潤澤社區」方面,陳慧明則表示,譚仔希望消費者收到產品時會有驚喜,特別是這次活動特別設計的貼紙,希望大家可以在朋友可能心情不太好的時候,送個貼紙逗逗他們,表達一下關心。產品以100元的價格在20間指定分店限量發售,陳慧明表示,譚仔核心目標始終是推廣環保理念而非盈利。

[ESG 環保‧社會‧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