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專家觀點>廖偉強

廖偉強:「家庭式」投資物業

標籤:廖偉強

【明報專訊】筆者生於1960年代的草根階層,幼年時候住在公屋,居住環境狹窄及複雜;小時候已經受父母的薰陶,能夠置業就是人生最大的夢想。所以,畢業之後,已經急不及待投身社會工作,立志上車成為有樓一族。當年筆者受灌輸買樓的概念是「置業藏富」,供樓等同於儲錢,基於通貨膨脹的理論,只要利率穩定,不會大幅度上升的話,基本上每年都有機會加薪,如果表現良好還有機會升職,供樓的負擔就會一年比一年輕省。以往供樓的年期相對比較短,大約只是10年,不知不覺間,按揭已經供滿,之後儲備多餘的資金,又可以繼續買樓。

今年是回歸25周年,樓市在過去25年間經歷起落。九七金融風暴後,樓市飽受衝擊,加上政府推出的「八萬五」建屋政策,樓價在幾年之間急瀉六成至七成;而到了2003年,SARS疫情過後,中央政府為了振興香港的經濟,推出自由行,令香港的樓價幾年之間收復失地。後來,香港政府因應樓價升勢過急,推出打擊樓價的措施,應運而生的辣招包括有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及從價印花稅等。當年辣招的推出,主要是針對炒家、外地買家及投資者,直到今天的住宅買賣嚴格上只有用家市場!

目前的住宅買賣的炒家肯定已經銷聲匿迹,短期轉售的成本需要兩成稅款,炒家不容易賺錢,投資者想購買第二套物業需要額外付出15%稅款。那麼,目前真完全沒有投資者嗎?答案當然不是,只是以往用個人名字投資,到今天轉變為用家庭成員名字作為投資的取代方式。很多時在新盤市場見到年輕買家,其實只是父母為減低額外稅款而以子女之名來置業。所以,今天在政府的統計上,比較難以界定投資者的真實數量!

利嘉閣地產總裁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廖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