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專家觀點 > 李聲揚

李聲揚:價格保證背後:京東如何壓成本?

2025年3月31日

【明報專訊】港股回升,目測香港消費也有谷底反彈的迹象。近期最震撼的消費新聞,當然是京東(9618)在香港推出的「大禮」,...…[詳情]

    (2025年3月24日)
    【明報專訊】財務自由嘛,什麼是自由?肯定的是,世間不存在「絕對自由」。即使是超級富豪、成吉思汗、大英帝國女王、中東油王,...
    (2025年3月17日)
    【明報專訊】早前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不相識的網友,說自己輸掉了打工8年以來的所有積蓄,整整80萬港元云云。筆者對此並不特別...
    (2025年3月10日)
    【明報專訊】最新的一份《財政預算案》,可謂吃力不討好,尤其是三大不受歡迎的措施, 既得罪很多人,卻也似乎解決不了問題,筆...
    (2025年3月3日)
    【明報專訊】港股去年開局極差,一度跌至近15,000點,一街都說「香港經濟如此差,股市點會好」。明顯地,此講法全錯。講這...
    李聲揚:科指ETF本地高息股可吼
    (2025年2月24日)
    【明報專訊】近期港股大翻身,但已好像遇上點阻力。DeepSeek是一個催化劑,帶動價值重估,但當然也有實際影響,最大的影...
    (2025年2月17日)
    【明報專訊】未講按揭前,先講個小故事。遠古年代,未有智能電話,用家選擇電訊商不同台費的計劃,是基於每個月有多少通話分鐘。...
    (2025年2月10日)
    【明報專訊】本文分享一下,筆者自己的蛇年資產配置。筆者任何時間都是100%股票,美股是「較重倉科技股」,港股是「較輕倉科...
    (2025年1月27日)
    【明報專訊】筆者長線投資,也有不少Patreon讀者同意。不過讀者經常問一個問題:「如何可以識股於微時?」這問題問得好,...
    (2025年1月20日)
    【明報專訊】2025年,股市仍會好嗎?不太清楚,但相信港股不用看得太淡。美股方面,已經連升兩年,連續兩年錄得超過20%的...
    (2025年1月13日)
    【明報專訊】筆者是長實(1113)的小股東,持貨多年。大家可能以為自己對公司十分熟悉,以為公司就是香港地產股。但事實上,...
    (2025年1月6日)
    【明報專訊】2024年,讀者的投資回報,有20%嗎?這是相當合理的要求。若果沒有,肯定是出了點問題。投資是個學習過程,大...
    (2024年12月23日)
    【明報專訊】筆者是大好友,這點不用討論,自2009年開始,筆者一直是100%股票,有港股也有美股,只買不沽。不敢說永久,...
    (2024年12月16日)
    【明報專訊】早前友人說,「看不到有任何因素可以令美股崩盤」。筆者笑言,這就是可以令美股崩盤的因素。正如今年年頭,大家也「...
    (2024年12月9日)
    【明報專訊】近日政壇的最大「花生」,當然是「雙雄局長」被免職,還要是即日通知,立刻起身,相當「無面」。事出必有因,特首李...
    (2024年12月2日)
    【明報專訊】上星期四(11月28日),各大傳媒都報道了海洋公園的2024年業績。留意海洋公園的財政年結在6月,所以全年業...
    (2024年11月25日)
    【明報專訊】本欄很少給予投資建議,皆因此乃吃力不討好之舉。不過今次例外,開宗明義,建議大家買入比特幣(Bitcoin),...
    (2024年11月18日)
    【明報專訊】電影《破.地獄》近期成為熱話,筆者也觀看了兩次。本文並非影評,但筆者感受最深的,是現在大家不再忌諱談生死之事...
    (2024年11月11日)
    【明報專訊】首先利申:筆者持有領展(0823)股票,也全數參加領展2023年的供股。而筆者的領展,當然是(暫時)輸錢。事...
    (2024年11月4日)
    【明報專訊】文章刊出時正是美國大選之前,不過「總統交易」理論上仍可以繼續。博彩公司普遍預料特朗普將取勝,據聞比民調更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