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繼提出針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出口的關稅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又拋出「對等」關稅及針對特定進口商品(鋼和鋁)的關稅計劃,其影響範圍更廣,適用於所有貿易伙伴。雖然關稅威脅一浪接一浪,但整體影響仍在預期之內,且涉及國家多數都展示出願意溝通和妥協的姿態,市場憧憬貿易摩擦終將緩和。
儘管如此,在缺乏更多關稅細節和貿易談判進展的背景下,料商品貨幣兌美元將繼續受壓,其中以澳元的韌性最強(年初至今兌美元升幅約為1.4%)。首先,澳洲和美國的貿易往來有限,且沒有錄得貿易順差,因此受關稅威脅的風險較低。
其次,由於澳洲的通脹仍較頑固,同時就業市場偏緊,預計澳儲行的減息周期將以較緩慢的步伐推進。最後,如中國在年內繼續推行超預期刺激方案,以抵消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又或中美貿易關係出現實質改善,澳元亦將能從中受惠。
另外,雖然澳洲通脹趨勢持續,澳儲行有空間調整貨幣政策,但該行未必急於立即採取行動。筆者所在的研究團隊估計澳儲行將於今年第二季及第三季分別減息25個基點,至3.85%。反觀加央行和紐儲行,均已在去年開啓減息周期,市場預期今年年內將分別進一步下調政策利率至2.50%和3.00%。在利差的支持下,料澳元兌其他商品貨幣將有較好表現。
最後,作為澳洲最大的出口市場,中國政府早前發出政策信號,今年將推出更多刺激內需和穩定增長的措施,以抗衡貿易摩擦升級為經濟帶來的壓力。中澳貿易關係持續回暖,加上中國擴大內需,相信都將對澳洲的貿易前景和澳元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