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長江和記(0001)公布2024年度業績,按IFRS 16後計算,因應要就越南電訊及其他撥備分別達18.59億元及18.81億元,期內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為1251.08億元,按年減少1.7%;撇除單次項目後的基本盈利跌11%至208億元(見表),均低過市場預期。主席李澤鉅今年一改過往幾年在展望提到會物色可增加價值的交易選項說法,轉口風指集團之經營環境預期將波動不穩,且難以預測。在此情况下將限制資本開支及新投資,並專注於嚴格之現金流管理。集團亦將要求所有業務提高生產力並降低營運支出。
在長和因披露出售和記港口及巴拿馬港口業務和潛在買方獨家磋商,引起中方反彈後,長和昨日披露的全年業績,未有就交易留下片言隻語。反而李澤鉅要求所有業務要提高生產力並降低營運支出,尤其透過加快採用合適之新興技術工具。他更說到,集團穩健之資產負債表及流動資金狀况,確保即使在最嚴峻之市况下仍能維持強勁之財務。截至去年底,長和債務淨額對總資本淨額比率按年增加0.2個百分點至16.4%。集團宣派末期息每股1.514元,按年減少13.5%,為連續兩年減派末期息。
按EBIT(除息稅前盈利)計算,基建業務按年減近2%至192.31億元,惟仍佔EBIT 33%,為長和最大盈利貢獻業務;零售業務EBIT有140.99億元,按年增長1.8%,佔24%為第二大盈利來源;僅隨其後為近期引起市場關注的港口業務,貢獻131.23億元,按年增長24%;而包括長江生命科技(0775)、能源業務Cenovus等在內的財務投資部門,則貢獻78.15億元,按年減少49.7%;以歐洲及港澳為首的電訊旗艦CK Hutchison Group Telecom的EBIT按年增長40.7%,為眾部門中增長最快。
香港業務自長和於2015年完成重組以來,9年來首度虧損,除息稅前虧損7200萬元。歐洲繼續貢獻最多EBIT達284.1億元,按年增長12.6%,佔整體EBIT達52%。亞洲、澳洲及其他地區EBIT達161.51億元,按年增長9.3%,佔比25%。財務投資部門則貢獻68.75億元,按年大減51.7%,佔13%。內地業務EBIT達17.12億元,按年跌18.2%,佔比維持在3%。加拿大業務貢獻約13.55億元EBIT,按年減少11.8%,佔比降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