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財政預算案擬引入公司遷冊機制,吸引業務以亞太區為核心的外地企業,將註冊地遷至香港。保誠(2378)完成分拆後只餘下亞洲和新興市場業務,對於會否將集團遷冊來港,執行總裁華康堯(Anil Wadhwani)表示現時沒有計劃,目前首要專注於確保將資源集中於客戶所在市場,提升營運表現。他指集團受香港保監局監管,他和部分管理層也駐在香港,而他們亦保留在倫敦、香港和新加坡,進入不同資本市場的渠道。
今年初香港與中國內地恢復通關,保誠過去內地訪客新造保費曾佔香港業務比重曾高達約七成,對於今年業務恢復展望,華康堯表示,估計目前內地客來港訪客流量是2018至2019年高峰的40%至45%,不過已對該行業務趨勢有明顯帶動。首批來港客戶多是富裕客層,因此初期需求主要以儲蓄產品為主。此外,下半年香港不同渠道的經營活動和經濟環境,較上半年有改善趨勢,本地客戶增長的趨勢在今年首兩月延續,他指該行兼顧服務本地和內地訪客。
保誠新業務利潤(NBP)按年下跌新業務利潤按年減少11%至21.84億美元,香港新業務利潤跌48%至3.84億美元,相對集團和香港年化新保費(APE)只跌9%和4%。保誠指,利率攀升影響他們須應用更高的風險貼現率及更高的假設基金收益率,集團財務總監田弘諾(James Turner)指出,去年美國大幅加息,由2021年底至2022年底,他們用以計算新業務利潤率的利息上調240點子,影響長期健康保障業務的計算,約影響三分之二的香港新業務利潤。其他三分之一則因為年初首波疫情,影響代理銷售,不過下半年代理銷售較上半年已回升57%。
其他報道
恒指收市升291點 科指升2% 南北水續流入 北水、成交均減少
花旗:去年第4季外幣簽賬及提款按季升近3成 日圓交易大增1.5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