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捱吓啦,後生仔!」
一句你從很多長輩口中也聽過的說話,竟會引起如此強烈的民意反彈,說這話的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或許到此刻依然未明問題出在哪。羅范在回應財政預算案的稅務優惠未有惠及年青人時,用了這樣的一句說話來回應。多個傳媒均用「笑稱」、「笑說」、「笑指」來形容羅范當時的神情,我估實情也大概如此,羅范本想輕鬆帶過問題,倚老賣老勸導年輕人要更努力;不過身在高位的她,大抵不太明白,在今時今日的香港,就算年輕人肯捱,也不代表有上位的機會。
套用子華神的說話再改幾個字,後生仔與老一輩,就像婆媳關係,是一種「必然奶嘢」的關係。上一輩的物質水平不高,他們在艱苦中成長,幾經辛苦才得到現時所擁有的;回頭一看,自然覺得年輕人不肯努力、捱不了苦。然而撫心自問,這些上一輩也曾被他們的上一輩,責怪過捱不了苦嗎?上兩代歷經戰亂,大部分人都是餓著肚子長大;覺得下一輩有飽飯吃已是莫大恩典。同樣道理,上一輩見我們這代物質生活大有改善,但依然嚷著工作辛苦,下一輩捱不了苦的印象悠然而生。我們80後不是也覺得90後一蟹不如一蟹嗎?根本這種一代輕視一代的心態,是積存下來、解不開的死結。
話題扯遠了。想說的是,老一輩叫後輩「捱吓啦」,是建基於一種自己捱過苦,覺得下一代總比不上自己的優越感。然而又再撫心自問,物質環境因經濟發展而越來越好,不是值得慶幸嗎?難道老一輩真想子孫再經歷戰亂、餓著肚上床睡、一件衫幾兄弟輪流著的日子嗎?其次的是,上一輩捱的,通常是體力上、勞動上、物理上的苦,而我們這一代,捱的卻是精神上、壓力上、無形的苦。「你返工成日坐喺辦公室,又唔駛日曬雨淋,點及得上以前我哋搬貨,日日擔擔抬抬辛苦?」一位長輩曾經這樣訓示我。不是想抹殺體力勞動的辛苦,但夏蟲焉能語冰,你又怎能期望老一輩會明白,一日對著電腦熒光幕10小時,打字看文件看到眼乾的辛苦?
以一個80後的角度來看,後生仔不肯捱苦,是誤解,只因他們正在捱的苦,不是上一代曾經捱過、純粹在物質上、肉體上的苦。上一代是不幸的,但卻是幸福的;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樣說很矛盾,其實不然。不幸的是物質生活確實低落,很多苦學成才的名人分享成長過程,普遍都有著生於貧苦家庭,靠父親打份低技術工作,養活起一家四、五口的背景。不明白舊時的家庭,明明已經窮到不堪,依然要生幾個小孩,無錢開飯,「一嘜米」只好煮幾碗稀粥,半填飽肚子便洗腳上床睡了。為了改善生活,希望憑知識改變命運,成為了小孩讀書的動力,也成就了這批上一代的香港人。
物質生活雖然不幸,但幸運的卻是他們成長於香港經濟處於高速起飛的年代。任何行業都處於上升趨勢,只要肯做,工作機會多的是,而且公司持續擴張,需要聘請更多員工,舊有員工也有較大機會升職。不用擔心自己是低學歷,起碼低學歷也有工廠妹、電子廠等輕工業工作可做,而且人工也足夠勉強糊口。「死慳死抵」儲得三五七年,也可以在仍未扭曲的樓市內,付得起一成首期,買一個合理面積的兩房單位,最壞情況也有公屋可住,起碼沒有大陸人來爭,也不用經年累月的等待後,依然未能上樓。如果讀書較有慧根,家庭又負擔得起大學學費,大學畢業出來必然是天之驕子驕女,很大機會可以考上政府工鐵飯碗。那是一個一分耕耘可以有一分收穫的年代,是一個付出了、捱了苦,也可以得到合理回報的年代。
今天呢?一分耕耘有一分收穫早成過去。大部分行業處於收縮周期,公司為節省成本,聘請最低限度的員工,如果中年、老年的不肯退休,就算你有多努力工作,基本上都沒有上位機會,這已超出了肯捱苦與否的範疇。工作的競爭大得驚人,除了本地學生外,全球化令全世界的精英都雲集香港,特別是那些內地省市尖子,試問上一輩的香港人,有否遇過這樣的挑戰?大學生是一舊磚頭「掟落街」可以掟死幾個的生物,毫無優勢可言。樓價處於驚人水平,大學生起薪點在回歸20年來幾乎沒有變過,就算不吃不喝,又要儲足幾多十年才夠付首期?來來來,讓那些說「捱吓啦,後生仔」的長輩年輕幾十年,讓他們再玩一次人生遊戲,他們有把握幾十年過後,自己仍可以如現在般有車有樓有地位嗎?
假如羅范遲40年出世,跟著她的履歷,一個剛從港大理學院畢業的學生,大抵不太容易考得進政府的AO、EO體系,只因報考的人數是史無前例的多,競爭也是難以想像的大。進不了政府可當甚麼?理學院的最佳出路從來不是理科相關的行業,而是教師。教師薪高糧準,不是好職業嗎?但她想不到原來要找一個全職教席也不容易。好不容易搵到工,但要和別人分享半個教席,但工作量卻與全職老師無異,也只能抱著「捱吓啦,後生仔」的精神,咬緊牙關捱下去。過得幾年,學校從沒想過改變半個教席的做法,年華漸長,與男朋友討論置業結婚計劃時,才驚覺港樓已經由600萬起標,但600萬樓要付240萬首期,假如兩人月入合共4萬,未計洗費,不飲不吃不交稅也要5年才勉強達標,婚期遙遙,也只能無了期等下去。
「捱吓啦,後生仔」如果這是出於長輩善意的勸勉,我無奈接受;但若果長輩是出於「捱過苦」的優越感,藉此來貶低年輕人捱不了苦,我懇請他們收起自己的涼薄,少說風涼話,難道年輕人還捱不夠嗎?
羅仕揚